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唐正婧 贾钰琪 朱心茹 发布日期:2023-08-26
为构建科学有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增进乡村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参与感,8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纤笔实践服务队于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开展“建言献策我在行,乡村治理民意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乡村治理的“基石”位置,决定了乡村治理对于整个国家治理的基础性作用。本次调查活动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破解乡村社会治理能力不平衡、社会治理机制不协调等问题,并以此服务队成员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服务队成员深入村民家中,通过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村民对基层建设、乡村治理体系的看法,考察村民生产生活状况与乡村振兴的成果。服务队首先对所在乡村的治理情况进行为期三天的观察,成员们发挥优势特长,以“互联网+”的方式,通过实地测量和智能分析技术,以乡村发展能力提升为核心形成大数据支持,精准描绘乡村发展画卷,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科技支撑。通过电子数据分析,调查对象中,99.7%的群众对于本村的乡村治理呈满意态度。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通过群众建言献策的方式了解广大人民最关切的现实问题,开展富有成效的乡村振兴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而且有利于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提高人民群众乡村治理的参与感,巩固党群关系。
(审核人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