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曹会桐 王华宇 王子怡 发布日期:2023-08-27
为深入了解游客对孔子思想的认识程度,弘扬圣人高尚思想,8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临漳实践服务队于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开展“走进尼山圣境,感悟圣人之姿”社会实践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孔子思想始终在乡德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服务队成员通过口头询问、文卷填写等方式,了解游客对孔子思想的认识程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游客对孔子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例如,知道孔子的“以礼治国”、“仁”等思想,然而,这种了解往往局限于课本和短视频等简单途径,缺乏系统性的理解。
为了帮助游客更深入地理解孔子思想,服务队成员带领游客参观了尼山圣境的大学堂。游客们通过游览七十二圣贤图廊,体验了大学之道的深刻内涵。在贤廊故事中,服务队成员特别介绍了《斗死护师》的典故,带领游客们欣赏了《金风玉露》的表演,参拜了广场中的七十二米孔子像,同时组织游客们朗诵《论语》。在朗诵过程中,游客们逐渐领悟到了孔子思想的内涵和价值,对孔子思想有了更直观、深刻的感受。
此次活动,不仅有利于帮助游客们更深入地了解孔子思想,为其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解方式和体验,而且有助于传承孔子思想,为青年一代的成长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审核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