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探索非遗文化 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刘文迪 刘成凤   发布日期:2023-08-15

  

  8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逐梦服务队于威海市环翠区威高民俗文化邨举办“探索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找出非遗文化的历史脉络,促进志愿者们对乡村文化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加深对其价值的认知,促进乡村振兴。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它的根基,乡村为它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土壤,其重要价值和现实作用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经受住了充分的检验,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搭乘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不断进步。志愿者们走进威高民俗文化邨的各个非遗展馆中,亲眼见证从古至今的文化传承。志愿者们来到威海锡镶制作工艺体验馆,志愿者们学习锡镶的历史,近距离观赏锡镶制品,在锡镶工艺的点缀下,古朴的茶具、看盘、花瓶等传统器具显得更加细致精巧、闪耀夺目。随后,他们走进璃园萃,欣赏璃彩玻璃画,认真听讲解员讲述鲁派内画的发展历程,欣赏精巧可爱的内画鼻烟壶。最后,志愿者们来到红色文创墙处,墙上印下了威海环翠楼街道党群文苑对非遗文化传承的管理方法及保护措施,启发着志愿者们也将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探索更好保护发展非遗文化,促进探寻乡村振兴的新途径。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志愿者学习家乡非遗文化的知识,提高志愿者保护非遗文化的意识,而且有利于加强非遗文化的宣传,寻找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

  (审核人 史仁扩)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