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史昕可 发布日期:2023-08-30
为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到传统民俗文化中,引导乡村留守儿童认识民俗文化、守护民俗文化、继承民俗文化,营造团结奋进、欢乐和谐的社会氛围,8月28日,生命科学学院“爱有心,亲可见”助困帮扶服务队于山东省枣庄市举办“传承民俗文化 同留乡村瑰宝”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身着汉服,进行现场主持,活动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舞蹈《礼仪之邦》拉开了盛会帷幕。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零距离体验皮影戏、泥塑、柳琴戏、剪纸、书法等非遗项目,并参与到民俗文化学习中来,进一步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孩子们都十分认真地学习着相关的知识。志愿者们也开设了生动的国画课程,带领孩子们欣赏学习象征着浪漫的月季花、圆月的绘制,用一双双巧手在扇子上绽放出一个个生动美丽的画面。活动的最后,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来到了提前准备好的文化展厅,从女娲的传说到鲁班的故事,从鲁班木艺到传统刻瓷技艺,从精细的毛笔制作到惟妙惟肖的泥塑、面塑、葫芦、剪纸等传统工艺,从有趣的民间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到枣庄传统美食小吃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不少孩子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民俗文化的知识,还亲身体验到了一些民俗文化,非常有意义。
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让更多留守儿童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留守儿童的文化素养,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实践创新能力。
(审核 李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