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文物故事新说 共赏黄河古韵”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刘舒雅   发布日期:2024-01-29

  五千年黄河文明,铸就中华民族的深厚积淀。为提高群众对黄河沿岸文物关注度,传递黄河故事,助推黄河文明源远流长,1月13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广场举办“文物故事新说,共赏黄河古韵”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通过展板向群众介绍黄河沿岸文物的历史渊源,从西汉彩绘雁鱼铜灯到含蕴含“海晏河清,四海承平”之意的清乾隆霁青金彩海宴河清尊,展现了沿黄九省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其出土文物的独特魅力。志愿者陈述的文物历史引人入胜,群众对黄河沿岸文物产生了初步认识,为后续志愿者的宣讲打下良好基础。随后,志愿者借“文物对话”卡片,从文物的外观、历史背景出发,向群众讲述志愿者自主创作的黄河文物故事,使每个文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群众面前,赋予了黄河文物新的时代意义,加深群众对黄河文物的认识。最后,志愿者引导群众深入探索如何更好保护黄河文物,呼吁其进一步传承与发展黄河文明。志愿者与群众共同倡议,应不断完善文物修复系统,加大黄河文物宣传力度,进而提高大众对黄河文物的关注度,助推历史文物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活力。

  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自信,树立爱河护河意识,为黄河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能量。日后,我院将持续推进对黄河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推动民族文化赓续前行。

(审核员 尤姗姗)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