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非遗走进社区 文化共融共生”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刘舒雅   发布日期:2024-02-0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名片。为让群众树立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当地文化产业不断进步,1月13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东昌湖风景区举办“非遗走进社区,文化共融共生”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以东昌府区木版年画、东昌葫芦、东昌运河毛笔为主要介绍对象,向群众讲解东昌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详细介绍此类手工非遗的制作工艺以及典型特征。随后,志愿者从东昌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历史渊源、重要地位三方面进行宣讲。志愿者指出,东昌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历史悠久,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与过去的生活紧密相连,一些产品为当时的生活服务,有很强实用价值。最后,志愿者强调东昌府区非遗在全国非遗中占有的独特地位时引导群众思考东昌府区非遗的未来发展方式。志愿者表示:群众是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主体,人人参与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保护,我们应全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遗之韵,文化之魂。本次活动引导群众认知、弘扬、传承非遗文化,有利于群众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非遗的技艺和价值,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审核员 尤姗姗)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