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文化久传承 风采永绵长”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王舒心 岳珍珠   发布日期:2024-02-15

  以塑造型,栩栩如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帮助非遗文化走进大众视野,融入现代生活,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1月12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九州洼月季公园举办“文化久传承,风采永绵长”活动。

  活动伊始,为让群众充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冠县面塑的兴趣,志愿者借助亲手制作的宣传海报和手工制作的面塑模型向群众介绍了冠县面塑的历史渊源和制作方法。面塑起源于古人的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习俗。面塑制作工艺复杂,制作过程最重要的就是精细和耐心,无论是前期的构思、布局,还是后期的和面、调色、做胚。在志愿者详细的介绍下,群众对面塑这一指尖上的技艺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随后,为促进冠县面塑知识的普及,加深群众对冠县面塑的认识与理解,深刻感悟冠县面塑的文化内涵,志愿者借助手工制作的知识转盘与群众展开问答,在问答中帮助群众进一步了解冠县面塑的制作程序和作品种类。在问答环节结束后,志愿者将手工制作的面塑模型送给群众,以此带给群众美好的祝愿。活动最后,志愿者就“冠县面塑如何能大放光彩”的问题与群众展开交流,双方都积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场氛围十分活跃。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加大冠县面塑文化的保护力度,推动面塑文化向更高一层的文化领域靠拢,还有利于促进非遗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发展,助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彰显我国文化强国之势。

(审核员 尤姗姗)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