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阿依布拉克·艾尼   发布日期:2024-01-06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1月5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活动。

  正所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治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志愿者依托学法主题展板,以宣讲的方式向群众讲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纵观历史,各个政治清明的朝代无不将立法视为治国之要务、理政之圭臬。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由此可见,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志愿者鼓励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意识,进而为法治社区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志愿者以各种违法乱纪案件为例,向群众多角度讲述违反法律造成的消极影响。在志愿者生动形象的讲解下,群众纷纷表示在任何情境下,都会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办事,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实际行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活动最后,志愿者呼吁群众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不可逾越法律红线,也不可触碰法律底线。对群众而言,法律不仅是一件安全的外套,也是群众行动的指针,应当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捍卫者。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有利于增强群众对法律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让法治力量深入人心,营造崇尚法治的浓厚氛围,不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审核员 尤姗姗)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