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李敏 吴璇 发布日期:2024-02-24
为激发群众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群众对鸟类保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1月13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古城社区举办“守护蓝天精灵,守护美丽生态”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来到古城社区内的花鸟市场,向市场内的群众们咨询有关鸟类种类和生存习性的问题,尤其是本地鸟的生存情况。志愿者得知聊城近年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义务植树活动,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面积不断增加,为鸟类的栖息和繁育提供良好条件。其中一位群众告诉志愿者,全市鸟类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已经增长到目前的220多种,市内常见的十大野生鸟类包括喜鹊、戴胜和白鹭等。随后,志愿者与群众交流鸟类知识,例如不要随意放生鸟类,不在候鸟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随意投食物,不随意将野生鸟类当宠物养等。随意补饲野鸟会导致降低鸟类的繁殖成功率、破坏独立生存能力和打破物种平衡。活动最后,志愿者动员群众们参与动物野生保护工作的“爱鸟月活动”,呼吁群众提升对野生鸟类的保护意识。如遇伤害鸟类的不法行为,应及时向当地野生动物保护执法部门举报,勇敢对破坏鸟类栖息地的行为说不。群众纷纷表示,会尊重鸟类习性,做到文明观鸟,以实际行动来爱鸟护鸟。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加深群众对鸟类的认识,增强群众保护野生鸟类的意识,维护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平衡,而且有利于让群众们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审核员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