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李敏 吴璇 发布日期:2024-02-24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海洋意识,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1月14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古城社区举办“守护海洋生物,抵制塑料垃圾”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向群众展示塑料垃圾影响海洋生态的照片。在一张张照片中,有被垃圾袋套住无法移动的海鸥,有被塑料瓶盖套住造成身体畸形的海龟,还有因误食塑料垃圾导致消化系统堵塞最终死亡的小丑鱼。照片中海洋生物的凄惨状况向世界控诉着塑料垃圾对它们身体健康以及生存环境的巨大伤害。随后,志愿者向群众分发有关海洋塑料垃圾的知识宣传册,向群众详细讲解塑料垃圾的种类、来源和处理方式,着重强调塑料垃圾在海洋生态环境中对生物健康、生物种群结构和生态平衡等多方面的影响。海洋中最大的塑料垃圾是废弃的鱼网,成为海洋哺乳动物的“死亡陷阱”,威胁航行安全甚至打乱海洋生态系统。志愿者呼吁群众去海边游玩时不要乱扔垃圾,遵守当地旅游条例,共同守护我们的海洋家园。活动最后,志愿者提到,我国目前在应对海洋塑料垃圾方面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比如实施塑料限制令,推广生物降解材料的使用,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等。群众纷纷表示,自己会严守法律,不乱扔垃圾,从实际小事做起,维护海洋生态,保护海洋动物。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加深群众抵制随意丢弃塑料垃圾的意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而且有利于维护海洋生态、守护海洋生物,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审核员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