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左麒如 裴一玮 发布日期:2024-02-27
为向群众普及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塑造文明健康生活,1月19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体育公园举办“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塑造健康文明生活”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依托垃圾分类展板为群众讲述垃圾分类是为了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培养群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志愿者借助生态环保城市的写真照片为群众展示环保城市的美丽。志愿者讲解使群众意识到注重垃圾分类,促进生态环保的重要性。紧接着,志愿者为群众播放垃圾分类科普视频,并借助视频中提到的垃圾类型为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的方式。志愿者强调,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及其他垃圾,但根据地区的不同也会采用两分法或三分法。志愿者详细的讲解使群众深入了解到垃圾分类的具体方式。随后,志愿者通过提前查询的案例为群众讲述垃圾分类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其中,减少环境污染、减轻工人负担、提高经济价值、增加城市美观等好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讲解过程中,志愿者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现场氛围和谐融洽。活动最后,志愿者呼吁群众在生活中要认识到垃圾分类的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最大限度的回收可利用资源,积极参与社区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共同建立一个更加清洁、美丽的家园。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使其养成在生活中垃圾分类的习惯,更有利于为城市营造整洁宜居的环境,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发展。
(审核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