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董洁 朱心茹 高凯美 发布日期:2024-02-20
为加深民众对非遗文化的珍惜与热爱,让居民们近距离接触、体验雕刻技艺,2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遗”启助残服务团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举办“感受雕刻魅力,体验非遗文化”社会时间活动。
“国家级葫芦艺术之乡”的东昌葫芦雕刻,自宋代形成以来,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五百多年的传承与演变,依然保持着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与艺术风格。服务队成员深入社区,通过宣讲和展示葫芦雕刻艺术品的形式,向当地居民们介绍东昌葫芦雕刻技艺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讲解结束后,成员们组织当地居民近距离体验葫芦雕刻技艺,指导居民们体验雕刻技艺的部分工序。雕刻过程中,居民们以刻刀、烙铁为笔,以葫芦为纸,在葫芦上作画、创作,将葫芦融进生活,以其形呈其魂,去繁就简,“零距离”了解、学习、体验非遗,感受非遗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问答环节,成员们就当下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技艺传承困难、手工艺人存在严重短缺等问题征求居民意见。针对年轻人对非遗技艺的关注度不高的问题,刘女士表示,可以在雕刻图案上进行改良,以某一城市的著名景点或建筑为雕刻图案,制作成旅游纪念品,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陶冶居民们的情操,提高其自身涵养,而且有利于居民们领略非遗文化的雅韵之美和非遗背后蕴含的智慧,感受美的感染与熏陶,不断在实践中提升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审核员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