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非遗瑰宝 以遗助残”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郭旭冉 朱心茹 高凯美   发布日期:2024-02-22

  

  为加快落实以非遗项目促进残疾人就业,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创新就业的更多社会价值,2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遗”启助残服务队于山东省聊城市举办“非遗瑰宝,以遗助残”社会实践活动。

  服务队成员来到聊城市图书馆承办的聊城市民俗文化节,沉浸式走进“非遗嗨购”。在非遗展厅,上百件不同类型的非遗作品和手工艺品让人驻足,栩栩如生的郎庄面塑、创意十足的非遗剪纸、雕刻精美的东昌葫芦、“中国糖画”……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创作者的创意和心血,兼具实用、观赏价值,与我国灿烂的非遗文化相融合。在与展销点负责人的交谈过程中,成员们了解到展销会中的一些产品是出自残障人士之手,这些作品在残障人士的手中神奇地幻化为精美的器物或饰品,不仅展示出了残疾朋友的才华和潜力,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传递出来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

  服务队成员郭旭冉表示,通过参观此次展会,欣赏到了许多精美的非遗作品,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对于非遗技艺助力残障人士就业的路径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希望未来能够让更多的残障人士参与到非遗传承中,在扶残助残的事业中,让非遗焕发出“大爱”的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增进成员们对非遗产品的了解,感受其在现代社会拥有的广阔市场前景,而且有利于引导更多人关注残障人士群体和非遗文化,为残障人士就业与非遗传承融合发展探索新的路径。

  (审核员 史仁扩)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