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李浩然 刘文钰 发布日期:2024-02-19
为深入了解传承千年的农耕文明,推动乡村文化繁荣,更好助力乡村振兴,2月19日,生命科学学院“薪火相传,文脉永续”服务队于聊城市乡村记忆博物馆举办“耕耘岁月,收获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乡村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底色”。到达活动地点后,同学们便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逐一参观了各个展厅。每个展厅内都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农耕工具和乡村生活器物,从古老的耕地农具到传统的手工艺品,应有尽有。它们见证了农耕文化的辉煌历史,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倾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不时驻足观察,想要从这些古老的农具中寻觅昔日农耕生活风采,理解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从博物馆中出来后,同学们感触颇深,为农耕工具的发展感到震惊,更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所深深折服。接着,同学们深入附近乡村,与当地居民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他们走进村民家中,亲身体验农耕生活,在手中锄头的一起一落中感悟“勤劳勇敢、踏实进取”的农耕精神。活动接近尾声,村民们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的农耕经验和生活故事,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韵味。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农耕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还深刻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他们表示,会将所学所得带回校园,通过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农耕文化,为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核 李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