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承民族精神 铸乡村风貌”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唐正婧 刘成凤 张琦   发布日期:2024-02-21

  

  为了进一步提高红色文化在乡村的影响力,在乡村中宣扬民族文化,助力增强村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2月20日,后浪实践服务队于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开展“承民族文化,铸乡村风貌”活动。

  服务队成员分别在自己选取的村庄内进行民族精神文化宣讲,面向儿童和青少年宣讲焦裕禄、王继才等彰显民族精神的伟大人物的故事,除此之外,服务队成员也十分注重倾听并记录老年人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亲身生活经历,了解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其中,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向成员们描述自己抗战时期的亲身经历,通过话语向成员展现了战斗机贴地而行、村中大河和山野中一片血泊的景象,服务队成员无不震撼在老人的描述中,在宣讲的同时,从真实经历中感受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服务队成员纷纷表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其生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意志本色,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我们要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承民族精神,铸乡村风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服务队成员在宣讲中进一步深刻理解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出服务队成员的使命担当,而且有利于在乡村中宣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助力营造坚定跟党走、鼓足干劲加油干的乡村风貌。

  (审核员 史仁扩)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