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刘洪萍 王子怡 焦雨乐 发布日期:2024-02-20
为宣传和推广贵州苗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2月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点点微光服务队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举办“非遗百观,遇见苗绣”社会实践活动。
服务队成员走进炊烟袅袅、犬声吠吠的苗寨,来到苗绣传承人家中进行走访。苗绣传承人引领成员们走进了苗绣的历史长河,揭示了其独特的工艺技巧和艺术内涵。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苗绣的起源和发展,展示其精细的基础针法和挑花技艺。成员们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了非遗技艺的无穷魅力。院落内,陈列的苗绣作品如同一幅幅奇特的画作,色彩斑斓、光华四溢。那富有想象力的图案、那神奇壮丽的构图,充分展现了苗族人民的奔放与热情。结束苗寨之旅,服务队成员齐聚广场,以“遇见苗绣”为主题展开宣讲,向路人们展示这项传承百年的独特艺术形式,掀开非遗文化神秘的面纱。在成员们的讲解下,参与者纷纷表示成员们的讲解加深了他们对贵州苗绣的了解,苗绣纹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们感受到苗家独特的民族文化。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对非遗苗绣历史传统的认识,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而且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营造守护非遗技艺、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氛围。
(审核员 史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