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理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青春同路”乡村振兴服务队—寻访基层“主心骨”,共画基层“同心圆”

来源: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齐学慧 燕雪怡   发布日期:2024-07-30

  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工作,引导我校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了解国情,7月27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青春同路”乡村振兴服务队走进高密市张家村开展“寻访基层‘主心骨’,共画基层‘同心圆’”主题活动。

  “青春同路”服务队抵达高密市张家村,开展“乡村振兴”理论知识宣讲会,张家村部分村民参加本次会议。会议初始,张家村张书记向“青春同路”乡村振兴服务队介绍了张家村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村内发展现状。接着服务队队员们向张家村村民宣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好处以及典型成功案例。会上,大家针对村民们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并鼓励村民们做到“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张书记表示:“大学生的参与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引入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念,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最后,服务队队员们为增进社区和谐发展,共同创造更加安全的村庄环境,向村民们传播了“一盔一带”以及三轮车“戴头盔,不带人”的思想,使他们明白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巧用乡村“大喇叭”,发出振兴“好声音”。乡村振兴服务队成员们还通过张家村的“大喇叭”向全体村民宣讲了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内容、以及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乡村“大喇叭”贴近群众,直通基层的优势,为宣讲活动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使用大喇叭来宣传乡村振兴可以在乡村中产生广泛的影响,提高村民的认知度、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村民们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汇聚爱乡情怀,共谈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服务队成员们“飞”入百姓家与村民们谈论“乡村振兴”。成员们与大家谈论了自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村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询问了村民需要哪方面的帮助以及希望生活中有哪些改变。其中,一位村民认为乡村振兴改善农村经济状况、提升生活质量的机会。希望通过乡村振兴政策获得更多支持,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并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村民们纷纷表示:非常愿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计划,投身到农村发展的工作中去。通过与村民进行交流,志愿队服务成员了解到农村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同时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激发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我”为村民办实事,共绘乡村振兴图纸。乡村振兴服务队成员们深入基层,走进村民家里为村民办实事。电子信息技术的同学帮助村民们修理家用电器;物理学的同学辅导孩子们假期作业,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老师张婷婷表示:大家真正实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次宣讲锻炼了同学们的各项能力,这对你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团队成员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更使成员们加深了对乡村振兴战略意义的理解,激发了青年学子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情,为推动乡村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 吴成)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