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郑怡佳 岳珍珠 发布日期:2024-08-03
家乡孕育乡土文化,文化赋能家乡发展。为激励人们积极继承发展家乡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6月29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寻向‘桃花源’,筑梦新时代”活动。
地方风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历史传承性和生活实用性。志愿者深入了解聊城市东昌府区的乡风乡俗及社区的文明公约,掌握东昌府区部分社区或乡俗的特点。志愿者向村民详细解读了村规民约,强调其对于维护乡村秩序、促进村民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讲解过程中,村民对志愿者的观点表示认同,肯定了村规民约的重要作用。随后,志愿者向辖区居民、商户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同时,积极鼓励群众勇于发声、讲述自己所认为的文明行为和期望的社会环境,询问村民心中的理想社会,将其所思所愿放入愿望箱中。收集完成后,志愿者总结愿望箱的内容并采用文言文进行表述,将其期望收集起来,总结成一篇记载风土人情的新时代“地方志”,鼓励村民们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乡村环境的整治和美化工作中来,共同营造一个整洁、美丽的乡村环境。村民们纷纷表示,将积极践行市民公约,为弘扬文明乡风,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能够激发村民对生活的热情,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进一步发展,用文化陶冶乡风,促进乡风建设;同时有利于引起社会对乡村历史的重视,将乡村振兴和文化发展有机结合,推动社会良好风气的进一步发展。
(审核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