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李敏 吴璇 发布日期:2024-08-19
为探索运河两岸风俗,宣传运河饮食文化,7月11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运河博物馆举办“探运河两岸风俗,寻运河饮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志愿者精心设计并制作出一系列运河两岸饮食文化知识卡片,来到社区后将卡片分发给聊城市的当地居民,向他们讲解各种传统美食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呱嗒起源于清代,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名字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与郑板桥有关的故事,另一种是因为其形状和制作声音而得名。呱嗒在聊城广泛分布,尤其以沙镇呱嗒最为著名,它是沙镇东街杨氏家族在祖传技艺基础上发展而来。呱嗒不仅是聊城地区的传统名吃,也是聊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沙镇呱嗒被评为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鼓励群众分享亲身经历的饮食故事,故事中既有温馨励志也有创意满满,字字句句都是群众们保存在心中的宝贵饮食记忆。志愿者们与群众结合实地考察和互动交流所获得的信息和灵感,共同展望运河饮食文化的宏伟蓝图。群众们纷纷表示在传承和发扬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的同时进行创新和发展,运河饮食文化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民族文化自信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能够居民深入了解聊城当地的运河饮食文化,加强对于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有利于加强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推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审核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