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实践风采】普语扬国学雅韵 青年奏振兴乐章 聊城大学国学经典“邮递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文学院   作者:王智阳 李如玉   发布日期:2024-08-26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校地心意相通、文化相融的桥梁,7月20日至8月15日,聊城大学国学经典“邮递员”团队携手文学院部分学生于线上对口新疆英吉沙县济英中学师生开展“推普赋能‘聊疆情’,同音协力助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团队精心设计多维度、深层次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方案,力求在推广语言文化的同时,为新疆英吉沙县济英中学教育事业注入新动力。

知行融一体,多元育英才。团队系统分析当地学生语言基础与发音特点,共同制定详细严谨的教学计划,将推普培训、文化宣传、红色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四大模块有机融合,力求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队员们详细讲解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三峡》《白杨礼赞》等十篇重点课文,组织国学知识讲座、剪纸体验、经典诵读等多样化课程,引领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积累宝贵精神财富。在剪纸课上,队员从剪纸的来源、技法、表现形式等方面展开介绍,学生们聚精会神,用心感受指尖艺术,使平凡纸张焕发别样风采。同时,团队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讲述红色故事,带领学生诵读红色经典,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进力量,并特别安排心理健康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心理健康观念,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普语润心田,教育绽新花。团队为济英中学教师群体量身定制普通话专项培训,内容涵盖单音节词、多音节词、短文朗读及命题说话四大核心板块,全面模拟普通话水平测试真实场景。队员通过精准发音、声调辨析、强化语感等训练,帮助教师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音节构成和表达技巧,并围绕社会热点话题,选取经典篇目文章,锻炼教师思维逻辑与口头表达能力,提高普通话教育教学水平和应用能力,将推普工作进行到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教师们认真记录学习内容,表示培训收获颇丰,他们希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努力为课堂营造良好普通话氛围,为教学增添更多互动与活力。

青春汗水润疆土,振兴之路踏歌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是文学院学子以青春之我积极投身推普援疆工作的重要体现,是新时代青年运用专业技能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机遇。未来,团队将与济英中学搭建长期合作桥梁,为当地师生提供持续性学习指导,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以步履奉献华夏疆域,以热忱绘就青春华彩。

审核 石勇 李欣怡 刘琪)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