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实践风采】聊城大学2024年新疆岳普湖县中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培训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启动

来源:聊城大学文学院   作者:王智阳 杨婉宁   发布日期:2024-08-26

89日,文学院于C210会议室启动2024年新疆岳普湖县中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培训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承虎,党委副书记、院长卢军,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东恩,副院长石小寒,聊城大学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心副主任常俊之,讲师李立冬,指导教师邢红静、胡明洋以及赴喀什普通话援助助教代表8人出席会议仪式由于东恩主持

教师代表邢红静明确指出本次实践活动的核心使命,通过教授普通话搭建起沟通师生心灵、促进民族团结的桥梁。她着重强调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希望团队怀揣对教育事业深切热爱和对新疆人民的深厚情谊,用心教学,用情交流,让普通话成为连接喀什与内地的纽带,以饱满热情、坚定信念与扎实行动投入到实践中,为新疆地区教育事业注入新动力。学生代表张晓暖代表全体助教向山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学校及学院表示衷心并作出庄严承诺一是踏实笃行强根本,提升教学执行力;二是反思探索激活力,增强教学创新力;三是真心奉献担职责,扩大教学感召力。她号召全体助教以严谨专业态度高昂工作热情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振奋精神,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使命为新疆地区教师文化水平的提升贡献青春力量。会上,李承虎、于东恩、石小寒代表学院为出征团队授旗并赠送物资,传达学院对师生们的殷切期望与坚定支持。卢军高度赞扬师生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卓越风采,进一步强调此次援疆文化培训活动是聊城大学展示办学成果、传递山东高校援疆教师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树立大局观,强化“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团队意识,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服从带队老师管理,确保成员安全与活动进行顺利。同时,提醒师生们要尊重当地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当地民众友好相处。最后,于东恩进行总结发言他希望全体师生珍惜机会用实际行动诠释“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为新疆教育事业繁荣发展贡献聊智慧聊大力量。

启动仪式顺利完成,国学经典“邮递员”实践团队正式踏上实践旅程。培训过程中,团队将聚焦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较弱的新疆岳普湖县中小学教师开展为期10天的线下集中培训活动,灵活调整教学设计,建立完善“分班分组教学、课堂精讲重练、助教随堂跟课、布置分层作业”的培训模式,为确保教学有序推进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队员们深入开展乡村推普工作,调查当地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情况,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主题助力文化润疆。

(审核 胡明洋 张晓暖)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