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黄靖茹 发布日期:2024-07-16
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根植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7月16日,化学化工学院斓语志愿服务队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2024年七彩假期“创新与传统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文化小课堂第二期。
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国粹文化京剧的起源,强调了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和京剧行当的四大类型,分析了京剧脸谱中不同色彩对应的不同人物性格。随后,向同学们分发材料,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制作出属于他们的脸谱,切身感受国粹文化的魅力。志愿者从“中国剪纸的介绍、中国剪纸的历史、中国剪纸派系”三方面展开讲解,说明了中国剪纸可分为单色剪纸、彩色剪纸、立体剪纸,可用作张贴摆衬、刺绣印染,指出中国剪纸具有窗花、鞋花、喜花、礼花、斗香花等多种形式,通过剪纸人们虚构了美好的形象,以此慰藉自己的心灵,鼓舞自己继续奋斗的勇气。志愿者围绕“葫芦的起源、文化内涵、制作工艺”三方面,为同学们讲述了东昌葫芦雕刻历史发展的故事,介绍了明清民国时期“刀下生花”的有名艺人,指出葫芦象征着吉祥、长寿、多子多福等含义,并鼓励同学们用鲜艳的色彩与图案绘制心中的葫芦。
本次文化小课堂,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同学们主动投身于传统文化的实践之中,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审核 孙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