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重温峥嵘岁月 寻访红色记忆 聊城大学文学院青云志愿服务队赴延安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来源:聊城大学文学院   作者:杨晨露 李欣怡   发布日期:2024-08-27

  为探寻延安红色记忆青年爱国情怀7月24日至7月27日聊城大学文学院青云志愿服务队走进宝塔山、南泥湾、王家坪社区、延安博物馆等地领略延安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第一篇章——寻旧址、溯初心

  在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宝塔山作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目睹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程见证了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艰辛亲历了中国由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沧桑巨变。成员们一路探索来到日本工农学校等旧址。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向成员们诉说着往昔艰苦卓绝却又充满希望的岁月。山巅之上宝塔巍峨仰望其雄伟身姿成员们无不心潮澎湃在心灵洗礼中感受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经济遇到极大困难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将原来荒山臭水烂泥潭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在此期间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注入力量也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发出新的奇迹。成员们了解到旅长王震带领三五九旅战士开始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的故事。为了加快生产进度提高劳动效率指战员们展开了劳动竞赛从而打下了一个能够达到完全自给的经济基础。南泥湾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将永远激励着成员们学做新时代的垦荒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挥锄垦荒不懈努力。

第二篇章——启新程、谱青春

  服务队来到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社区,这里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创建“彩红桥”党建品牌,坚持民生为本,搭建与群众连情、连通、连心的服务之桥。成员们在社区进行社会调研与推普宣讲,与社区工作者积极讨论延安精神在社区管理中的有效实践路径,加深了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认识。成员们还采访了社区内的退役老兵范金春。范金春满怀深情地回顾军中生活,并激励年轻一代要珍惜当下,始终保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作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作为延安文化新地标的延安博物馆建成开放,为全面系统了解延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开辟了新的窗口。成员们怀着兴奋与激动之情走进延安博物馆。一处处历史文物陈列,全方位展示延安的锦绣山川、悠久历史、浓郁民俗与灿烂文化,无声诉说着延安这座城的生生不息成员们对延安的深厚文化底蕴更清晰的认知,并纷纷表示要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为奋力谱写时代新篇注入青春力量。

第三篇章——汲力量、开新局

  传承延安精神,激励奋斗之志727日,成员正式结束此次全国大学生延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启程返校。通过为期九天的参观学习,延安精神已深深扎根在成员们心中。成员们将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在血与火的历史回望中铸牢思想根基,赓续红色血脉,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