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多音字智慧行 普通话正音旅”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陆一鸣 吴璇   发布日期:2024-08-29

  

  标准音韵显魅力,流畅表达展才华。为学习和掌握多音字的正确用法,增强语言敏感性和准确性,推动普通话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7月10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举办“多音字智慧行,普通话正音旅”活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本次活动聚焦多音字的正确使用,旨在让大家在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破除多音字带来的障碍,更好地促进大家相互交流。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利用社交媒体,精心挑选了一系列常见的多音字,特别聚焦于两个既容易出错又常被混淆的字眼——“应”和“为”,并将这两字的多种发音写在活动展板上。随即,志愿者们利用展板向大众普及多音字的正确发音,并广泛宣传正确认识多音字和读准普通话的重要性。在教学互动阶段,志愿者们策划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互动环节,既有“多音字接龙”的智慧碰撞,也有“正音挑战”的语音较量,极大地激发了大众的参与热情。这些游戏化的挑战不仅增添了活动的乐趣,也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在最后的成果展示阶段,志愿者们与参与者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分别朗诵一段诗歌,彼此指出对方发音上的不足并进行纠正,在共同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大家纷纷表示都进一步对多音字有正确理解,同时加深对普通话正确运用的认识。

  声情并茂展风采,字正腔圆传文化。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群众广泛认识和应用普通话的正确发音,意识到普通话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正确发音对于沟通和理解的重要作用,更有利于激发群众对语言文化的兴趣,促进语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审核 尤姗姗)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