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普语润文化 造福千万家”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陆一鸣 吴璇   发布日期:2024-08-29

  

  为提升国民的语言能力,促进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建设一个语言互通、文化繁荣、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月11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举办了“普语润文化,造福千万家”活动。

  推广普及普通话,传承弘扬方言韵。普通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承载着沟通的桥梁和文化的纽带。在“普语润文化,造福千万家”活动中,普通话与方言对比是活动的中心内容。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向群众展示展板,通过展板上绘画的人物状态,向参与者介绍活动目的和具体内容。随后,志愿者们组织“方言故事会”,邀请当地群众用方言讲述地方传说、民间故事,志愿者们再用普通话复述,让听众在感受方言韵味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普通话的规范与美感。这种双语叙述的方式,既保留了方言的特色,也展现了普通话的普遍适用性。随着活动的深入,志愿者们又展开“方言与普通话情景对话”活动,志愿者拿出提前编排好的对话话题,与参与者共同围绕话题讨论,模拟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方言与普通话对话场景,如市场购物、旅游问路等。通过幽默诙谐的表演,让观众在笑声中体会到方言与普通话在实际交流中的差异与融合。活动最后,志愿者和参与者共同选择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歌曲,先以原汁原味的方言演唱,然后创作普通话版本,由此展示音乐的跨语言魅力,也进一步推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交流。

  普通话语通四海,乡音未改情依旧。“普语润文化,造福千万家”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普通话水平,还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审核 尤姗姗)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