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兴绿色农林 护国家安全”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张红琪 李敏   发布日期:2024-08-29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为深入群众,了解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历程,宣传绿色农林,将“农林兴国” 的观念深入群众心中,7月6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古城社区举办“兴绿色农林,护国家安全”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根据丰富的展板内容向市民介绍“绿色农林”的基本含义。“绿色农林”是一种生态友好的农林生产模式,兴农林,可以促生态和谐。随后,志愿者们根据准备好的活动道具,为市民们展示我国部分地区因大力开发农林资源,追求高经济效益而带来的生态破坏现状,引发了居民的深切思考。农林资源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大自然。践行绿色生态理念,保护农林资源,就是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志愿者的讲解与引导下,居民引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了许多生态环保措施,高度切合了“绿色农林”生态理念这一主题。紧接着,志愿者提出了实现绿色农林的具体措施,如科学种植、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将宣讲内容进行升华,强调践行绿色农林,实现生态可持续,是助力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活动最后,志愿者总结到,农林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生态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农林报国之路,国家振兴之本。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丰富了志愿者的社会实践经验,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呼吁广大居民从小事做起,践行绿色农林理念,促进地区繁荣,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审核 尤姗姗)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