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陆一鸣 吴璇 发布日期:2024-08-29
炎黄子孙同说普通话,凝聚民族万众一心。为弘扬中华语言文化,提升国民的语言素养,激发青少年对普通话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7月12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举办“我是中华娃,我说中国话”活动。
在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普通话作为沟通的桥梁,更是连接每一位中华儿女的重要纽带。在“我是中华娃,我说中国话”这一主题的指导下,志愿者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活动开始,面向低龄儿童,志愿者们开启普通话启蒙课堂,通过儿歌、童谣、故事等形式,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标准普通话发音和基本词汇。随着活动的深入,志愿者与孩子们逐渐熟悉起来,进一步开展鹦鹉学舌、角色扮演等游戏,鼓励孩子们大胆开口,积极表达。随即,针对年龄稍大的青少年,志愿者们设立方言与普通话转换挑战活动,如方言故事改编、方言歌曲翻唱等。志愿者们使用普通话讲述故事、演唱歌曲,参与者们则运用方言,对故事进行改编并翻唱歌曲。通过这种对比学习,加深青少年对普通话规范性的认识,同时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地方方言文化。
普通话里藏锦绣,中国娃中蕴乾坤。活动的圆满结束,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华语言、中国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和发展需求,更有利于让孩子们在普通话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成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人。
(审核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