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陆一鸣 吴璇 发布日期:2024-08-29
音清调准播佳声,共筑语言规范梦。为唤醒公众对普通话规范使用的关注,强化语言规范意识,帮助纠正语言使用中的误区,提高普通话表达的准确性和地道性,7月13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举办“纠普语之误,扬标准之声”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普通话的使用存在着诸多误区和偏差。发音的不准确、词汇的滥用、语法的混乱,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却可能在无形中影响着信息的准确传达。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将提前收集的照片资料,制作成展板,利用展板向群众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预期成果。随后,活动从普通话基础知识与发音训练开始,志愿者们向群众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及基本语音知识介绍,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在大众对基础知识有了认识理解后,进行发音技巧实操训练。志愿者们通过口型图解、发声练习等方式,让参与者掌握正确的口腔动作和气息控制。随着参与者对普通话常见错误的认识逐渐深入,志愿者们通过对常见普通话错误案例进行分析,如易混淆词汇、成语误用、方言迁移现象等,把参与者分组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合下的普通话交流,其他观众和志愿者们则纠正错误。活动尾声响起,志愿者们开始收集参与者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吸取经验、改进不足,并发放书签感谢所有参与者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字正腔圆传雅韵,文从字顺谱华章。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有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语言文化的精髓,促进其在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帮助公民提高普通话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效率。
(审核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