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陆一鸣 吴璇 发布日期:2024-08-29
汉字规范铸魂魄,普语标准传神州。为提高公众的语言规范意识,纠正公众使用语言错误,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7月14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月季公园举办了“使用规范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活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语言环境也在发生变化,网络语言的流行给传统语言文字带来冲击。在此背景下,活动拉开序幕。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红色马甲,脸上洋溢着温暖的微笑,拿着展板和各种经典书籍,主动对公园内的群众发起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志愿者们鼓励参与者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大家一起阅读。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公园内散布着红色马甲和形形色色的人们的身影。老人们手捧着经典文学作品,一字一句地跟随着志愿者的指导;孩子们则围坐在地毯上,好奇地翻阅着色彩鲜艳的儿童读物。志愿者们耐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纠正发音,鼓励大家大胆尝试。普通话不再是冰冷的文字符号,而是连接人心的桥梁。志愿者们的引导让参与活动的每个人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也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活动结束时,参与者纷纷表示,他们不仅学会了更多普通话词汇,还对阅读产生了新的兴趣。
书卷气韵流芳远,普通话风传雅俗。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强化公众语言文字的规范性,确保文化基因的纯正传递。同时,普通话作为国语,其普及还有利于促进各地区、各族群间的高效沟通,缩小交流障碍,助力构建和谐社会。
(审核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