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陆一鸣 吴璇 发布日期:2024-08-29
一音传遍神州地,万口同吟强国诗。为促进普通话的普及与应用,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加强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7月15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公园举办“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活动。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员流动日益频繁,跨区域交流合作增多。普通话作为沟通的桥梁,其推广对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快全国一体化进程意义非凡。活动之初,志愿者们来到公园,通过展板展示活动主题,向来来往往的群众介绍当今社会普通话普及的重要性。同时,志愿者们注意到绿荫环绕的公园中的几个独特身影——以水为墨、以地为纸的老者。老者们手握水毛笔,在土地上书写汉字。紧接着,志愿者们上前说明来意并加入这个行列。志愿者们围绕在老者周围,在用方言和老者沟通的同时,又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解说着老者正在书写的汉字,讲述着这些字的起源、演变以及它们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老者和志愿者们的互动,形成一种跨越年龄的文化交流。老者用传统的水书艺术展现汉字的形态美,而年轻的志愿者则用现代的语言传播普通话的韵律美。围观群众也被这种氛围所吸引,他们围坐在老者身边,一边模仿着老者的书写动作,一边跟着志愿者的引导朗读。活动逐渐步入尾声,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这场文化的盛宴中。他们在老者的水书前驻足,聆听着志愿者的讲解,尝试着用普通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
新时代潮涌千帆,普通话语连万国。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提高普通话的影响力,帮助大家深刻意识到普通话在当今社会的传播范围之广。同时,也认识到普通话的普及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便利,有利于展示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审核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