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陆一鸣 吴璇 发布日期:2024-08-29
普通话传情达意,礼貌语暖心交流。为鼓励青少年积极学习、使用普通话,让青少年认识到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交往中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7月15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公园举办“普通话和青春携手,礼貌语和文明并行”活动。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文明素养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程度。为帮助青少年更好理解普通话的内涵与意义,志愿者们用清晰的标准普通话向聚集而来的孩子们打招呼,简要说明普通话文明用语的典型事例和内容。紧接着,志愿者与青少年进行一系列互动游戏。第一个游戏是“普通话语境接龙”,要求孩子们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并注意在不同情境下语言使用的礼貌性和规范性。接下来的“文明小剧场”中,志愿者们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如何当文明人、做文明事。随着活动的深入,孩子们也参与到志愿者们的表演中,使用适当的礼貌用语进行对话和交流。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分发自制书签作为纪念品,鼓励孩子们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也纷纷表示在活动中不仅意识到正确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而且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文明用语。
青春普语传佳音,文明礼貌展风采。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而且也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
(审核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