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王舒心 发布日期:2024-08-29
为改变非遗文化的传承困境,增强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与尊重,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非遗技艺的保护与发展,7月12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见义勇为文化广场举办“保护传承非遗技术,珍藏悠久历史精华”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组织群众亲身体验葫芦雕刻、文字拓印等非遗技术,有效激发了群众对非遗技术的兴趣,他们纷纷表示愿意深度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为增强群众保护传承非遗技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志愿者向群众详细介绍了非遗技术传承的困境。志愿者指出,非遗技术传承目前面临三大问题:首先,传承人群呈老龄化趋势,且年轻人参与度不高,导致传承后继无人。其次,传承资金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传承需求。最后,传承方式过于单一,缺乏系统化的教育与培训体系。面对这些挑战,志愿者与群众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对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双方一致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非遗传承人培训项目、运用互联网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以及将现代元素融入非遗文化之中。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为非遗技术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宝贵建议,有助于拓宽非遗技术传承与保护的渠道,激发社会活力,同时,有助于促进非遗技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审核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