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非遗鲁锦显魅力 乡村振兴谱华章”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邱皓臻 吴璇   发布日期:2024-09-08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7月9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聊城市古城社区举办“非遗鲁锦显魅力,乡村振兴谱华章”活动。

  志愿者们聚焦齐鲁锦绣非遗,通过深入实地宣传、采访传承人、参与非遗教学等方式,让传统非遗艺术焕发新时代的光彩。活动过程中,志愿者率先向居民介绍鲁锦的历史,讲解鲁锦制作工艺,如纺线、染线、织布等主工序。鲁锦的用色极为大胆,色彩对比强烈,风格鲜艳亮丽,鲜亮的标准就是选择明度高和纯度高的颜色,对比强烈,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给人鲜艳、热烈的感觉。随即,志愿者们采访鲁锦传承人并进行现场走访,在鲁锦传承人的带领下,大家一同参观鲁锦衍生文创、鲁锦床上用品以及大布鲁锦汉服展览区,近距离欣赏和触摸鲁锦作品。在鲁锦非遗体验区,志愿者和居民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体验纺线、扽线、织布等传统工序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的实践对初次尝试的志愿者和居民来说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在一次次的针线缝补中,大家也体会到手艺人的辛苦。平凡的针线,串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珍珠,牵动着成千上万名农村妇女居家就业。如今,它又在新时代青年指尖缠绕。活动最后,志愿者与居民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居民纷纷表示了解到鲁锦制作的工艺和其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也领略到非遗文化博大精深,感受到传承非遗的不易。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鲁锦这一传统非遗文化,增强保护和弘扬非遗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保护和传承鲁锦及非遗文化贡献力量,而且有利于扩大鲁锦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非遗文化创新融合,助推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审核 尤姗姗)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