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理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探寻传统文化,感悟最浓年味”实践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燕雪怡 王钧瑶   发布日期:2025-02-17

  

  为弘扬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化,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3级07班实践队员丁虹凯、张继鑫、高源、孙婧雯、吕品征、李若慈、崔硕、杜兴羽、唐思彤围绕着中华传统节日一一春节,开展了相关的社会实践。

  莱州大基山位于烟台市莱州市颐和路,是国家AAAA级景区,作为道教文化发祥地,被誉为中国道教名山,从春秋战国起就有修道者居住,刘处玄、丘处机曾在此修行,又称道士谷。这里道观祠宇庄严,谷内有24处历代摩崖石刻,是书法艺术珍宝。游览此地,能感受文化魅力,与历史对话。

  高源拜访大基山探寻中华古迹,每年春节期间,人们会在大基山组织游神舞狮等活动,通过此次探访,队员们了解到人们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代发展相联系,如踩高跷的小丑形象为新年增添了独特的乐趣。队员们也明白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春联起源于“桃符”,古人在有辟邪作用的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像挂在门旁驱邪,后书写文字祈福,成了春联雏形。春联由上下联构成,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谐 ,兼具视觉美感与韵律美。

  崔硕与老人探讨春联文化,学习春联的起源和其象征的意义,感受时代变迁,理解传统文化精髓,增进与长辈感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在中国,新年包饺子是传统习俗,极具仪式感,承载美好祝愿。饺子形似元宝,寓意财源滚滚;除夕夜吃象征新旧交替,谐⾳“交子”,代表新旧岁更替。馅料多样,各含吉祥寓意。包饺子是美⻝享受,更是文化传承,凝聚家人情感。

  吕品征从擀饺子皮开始,一步步学习包水饺,除夕那天,他和奶奶一起包饺子。饺子是中国除夕夜的传统美食,通过学习包饺子更深入的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耦合又称藕盒,是用莲藕夹肉馅、裹面糊油炸而成。藕象征纯洁高雅 ,藕片夹肉馅寓意“藕断丝连”,象征亲情爱情紧密相连。新年吃炸耦合,承载人们对家人团聚、幸福美满的祈愿。 杜兴羽在家人的指导下,学会了从调馅到切藕再到下锅炸藕盒。每当中国的春节,我们会炸年货来为过节做准备,通过学习炸藕盒,明白了中华传统美食中蕴含的独特意义。

  春节,是团圆的节⽇,也是传承的契机。通过这次社会实践,队员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快乐,更收获了⼀份对传统⽂化的敬畏和对家乡的热爱。队员们将这份热爱延续下去,用行动守护传统⽂化的根脉,用真⼼传递家乡的温暖。

  (审核 吴成)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