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作者:刘松豪 宋骐辰 发布日期:2025-01-26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与感悟,1月11日至1月25日,数学科学学院于山东省青岛市和淄博市开展“古风今韵,文化传承”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筹备期间,实践队搜寻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成员统筹安排分工,把实践活动划分成问卷调查、文化交流、琉璃制作体验以及仇志海艺术馆参观四个流程。团队成员借助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当代社会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团队成员走进社区,同社区老人就春节的民俗与文化展开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对联文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老人们不仅介绍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还详细地讲解平仄韵律的规则,以及不同内容的对联所蕴含的美妙寓意,让成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团队成员前往淄博市博山区的西冶工坊,观察琉璃制品的制作过程。只见工匠们手持特制器具,娴熟地从高温熔炉里挑拣原料,动作流畅自如。历经旋转、拉伸、塑形等一连串连贯顺畅的操作,一件精美的琉璃制品便诞生了。在专业老师的引领下,成员亲身感受琉璃的制作过程,于实践中领略到传统工艺的高超与魅力,愈发坚定传承和弘扬传统工艺的决心。
团队成员走进仇志海艺术馆,在与老师地交流中了解到黑陶的历史发展和独特风格。随后,成员们观看黑陶的制作过程,从选料到成型,每一个步骤都饱含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进一步加深成员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弘扬传统文化,共筑青春华章。此次活动锻炼了成员们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给学生提供了接触、领会传统文化的平台,认识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增加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下一步,团队成员将继续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 王启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