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数科】数学科学学院云端筑梦,讲堂同行(一)

来源:聊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作者:张乐芸 李嘉怡   发布日期:2025-02-07

  支教点亮希望,用爱播种云端。在这个冬日,数科学子作为引路人和孩子们一起与经典相约,踏上一段奇妙之旅,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份温暖经历吧。

  2023级7班团支部于梦晨:我参与云支教,成为“老师”去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跨越千山万水,以屏幕为桥梁。用网络传播知识,对我来说这就是云支教的意义,虽然没有真正走进教室,但孩子眼中的求知欲,通过屏幕清晰可见。这份独特的支教经历,让我理解到教育的力量不在于地点,而在于心灵的启迪。此次云支教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更让我学会了责任与坚持。我深知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和未来发展,期待未来能继续以这种方式,照亮更多孩子的梦想之路。

  2024级7班团支部赵妍:在参与云支教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感悟,每一次线上授课,都是一次心灵沟通。当我看到屏幕那端小朋友专注的眼神,积极回答问题的热情,我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努力让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运用各种多媒体资源,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看到小朋友逐渐掌握新知识,取得进步,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向广阔世界的窗户。此次云支教的开展,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怀揣着爱心和责任感,就能为他人带来改变。未来,我将继续投身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中,为更多孩子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4级5班团支部张艺琳:在授课过程中,与小学生的互动让我收获颇丰,科普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通过互联网,我们能够跨越地理的界限,将知识与爱心传递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这种连接不仅是教学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小朋友积极提问,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想法,我能够看到孩子们渴望学习的眼神,感受到他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要继续参与云支教活动的决心。此次云支教实践中,我发现自己也在不断学习,我需要深入地理解知识点,用更简单、更生动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解。同时,孩子们对于知识点地提问也常常让我反思,促使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每一次的交流都是心灵的碰撞,每一次的互动都是种下希望的种子,教育是一场爱与希望的接力,无论距离有多远,用心去付出,就能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让他们自由翱翔!

  (审核 王启尧)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