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李孟玲 孙蕾 刘舒雅 发布日期:2025-01-16
为丰富群众的文化体验,让群众认识到葫芦文化在中华传统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独特魅力,自觉承担起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1月15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探非遗珍萃,扬古韵新声”社会实践调研队在聊城市福禄里小院举办“葫芦藤绕吉祥意,夜开花含岁月情”实践活动。
志愿者通过福禄里小院中丰富的葫芦摆件向群众一一介绍传统葫芦知识,对葫芦的起源、发展和应用进行初步的讲解,通过视频资料向群众展示葫芦制品的制作过程及传承脉络,鼓励群众认真观看,进一步了解葫芦文化的发展现状。志愿者同群众一同编织手工葫芦挂件,将群众分成小组,互帮互助,在集体活动中加深对葫芦文化的认识。群众制作过程中,志愿者巡回走动,及时发现并纠正群众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群众发挥想象力,在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对葫芦挂坠进行创新设计,展示制作完成的葫芦挂坠,交流制作心得和体会。群众纷纷表示:今后将积极投身于更多的文化保护活动,努力成为文化传承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群众认识文化传承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增强群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还有利于弘扬非遗文化,活动丰富社会文化的多样性,让群众深入了解葫芦非遗文化寓意和其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激发文化自信。
(审核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