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张婷 陈彦辰 发布日期:2025-02-18
为深化实践理论融合,积累社会阅历,并深入挖掘山东省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底蕴,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志愿服务队分赴山东省各地开展“非遗文化薪火传,青春担当谱新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济宁曲阜,研习曲阜楷木雕刻技艺。队员们通过观摩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亲手体验木雕制作,深刻感受到曲阜木雕不仅是工艺的传承,更是儒家思想与民间智慧的物化体现。沿着木雕精致有度的花纹,队员们来到泰安肥城五埠村,探秘这座以石头为骨的明代古村落。队员们通过聆听村民讲述古村六百载光阴的故事,感受历史、匠心与乡愁的交织。走进莱西木偶的世界,队员们感受莱西木偶这一传统艺术的精致与灵动。队员们通过亲手操作木偶,体验木偶戏的表演技巧,深刻体会到非遗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与创新力。来到滨州,队员们学习博兴柳编技艺,感受柳条在指尖舞动的韵律。队员们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亲手编织出属于自己的柳编作品,领悟到传统手工艺中蕴含的智慧与匠心。在德州,队员们深入钻研黑陶制作技艺。他们通过拉坯、雕刻、烧制等环节,亲身体验黑陶制作的复杂工艺,感受到传统陶艺在现代生活中的独特魅力。在菏泽,队员们不仅品味了当地特色的羊汤美食,还深入了解了羊汤制作背后的饮食文化。通过与当地非遗传承人的交流,队员们认识到饮食文化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地域特色与民俗风情。最后一站,队员们来到临沂,聆听沂蒙山小调的悠扬旋律。队员们通过与传承人的互动,深刻体会到音乐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齐鲁大地绽芳华,传统技艺永流芳。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让实践队员们全面了解了山东省各地非遗文化的多样性与深厚底蕴,更使其深切感受到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与创新力。
(审核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