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郭艺泽 马力文 王舒心 发布日期:2025-01-13
为让群众更深入地了解运河发展概况和胶莱运河的历史,明晰胶莱运河废弃的原因,做好未来运河保护宣传普及工作,1月12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运河古城举办“讲运河发展史,燃文化传承情”活动。
志愿者在山东省平度市南部姚家村开展实地调研。他们深入走访当地群众,通过口述史采集、田野调查等方式,系统收集胶莱运河的历史作用、航运兴衰及废弃原因等第一手资料。调研过程中,志愿者认真记录群众对运河的集体记忆,为后续科普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精心整理调研资料的基础上,志愿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他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结合详实的历史文献和生动的民间故事,从胶莱运河的开凿背景、工程特点讲起,系统阐述了其在元明清时期对南北漕运、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运河废弃问题,志愿者从地理环境变迁、航运技术革新等角度进行了专业而通俗的解读,使群众对运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活动现场设置了丰富的互动体验环节。在“画说运河”活动中,志愿者组织群众通过绘制胶莱运河沿岸风光简笔画,让他们直观感受运河的地理风貌与人文景观;在“匠心传承”传统船模制作体验中,志愿者指导群众还原古代运河船只,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体会传统工匠的智慧结晶。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有利于群众认识到胶莱运河的发展现状,提升他们对运河保护的重视程度,而且有利于增强群众对运河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为传承和发展运河文化注入新的动力。
(审核 尤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