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文学院 作者:尹子鹤 李静 苏慧鑫 发布日期:2025-02-01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营造和谐、欢乐的新春氛围,加强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的交流,促进共同成长。1月31日至2月4日,我院云支教团队积极参与新春特辑活动。此次新春特辑活动围绕制作电子贺卡、写春联“福”字、春节摄影展、方言贺新春等环节展开。
新春电子贺卡
新春伊始万象新,新春祝福暖心扉。新春贺卡寓意着对新一年的无限期盼和美好憧憬。孩子们天马行空地创作,每一份电子贺卡,都蕴含着孩子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孩子们的无限创意,传递着满满的温暖与关怀。
共绘春联“福”字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以简洁精巧的文字表达出人们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挥毫泼墨“福”字来,福气满满乐开怀。春节贴福字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志愿者与小朋友们共绘春联“福”字,将对美好新年的愿景汇入笔尖,在红纸黑墨间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定格家乡习俗
镜头捕捉年味,感受文化魅力。每个人的新年都是独特的,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年味,志愿者和中小学生们通过摄影定格年味瞬间,从贴春联到包饺子,从琳琅满目的年货到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从绚烂多彩的烟花到心意满满的红包,每一张照片都充满浓浓的年味,展现出家乡独特的春节习俗。
方言庆贺新春
方言贺岁,情暖新春。方言不仅是语言多样性的体现,更是文化底蕴深厚的载体,它们或淳厚质朴,或生动活泼,都饱含着家乡的风土人情,蕴含着浓浓的情谊。志愿者与中小学生们携手,以各自家乡的方言录制祝福视频,寄托着他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与追求,以实际行动为弘扬家乡文化、传承地域特色贡献青春力量。
瑞蛇携福千家喜,新岁呈祥万事兴。在新春特色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小学生共同参与写春联、包饺子等传统习俗体验,不仅增进同学们与家人、好友间的情感交流,丰富了假期生活,也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春节的历史由来、民俗习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审核 石勇 魏青坤 李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