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商学】商学院(质量学院)开展 “调研城乡教育情 擘画公平发展景”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商学院   作者:吴佳怡 曹欣怡   发布日期:2025-02-22

  

  为深度探究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城乡教育公平的实际状况与差异表现,近日,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开展“调研城乡教育情 擘画公平发展景”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对当地昌乐二中和五图街道邓家庄小学展开深入调研。

  社会实践队依据调研目标,精心编制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学校硬件设施细节、师资队伍结构、教育机会、学生学业发展及课外拓展等多方面情况;同时制定详细访谈提纲,明确针对不同学科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的访谈重点,规划与教育部门沟通的关键内容与途径,并积极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取得联系,争取调研许可与支持,为后续工作筑牢根基。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协同合作。一方面,队员们在两校大范围发放调查问卷,广泛收集师生的第一手反馈信息;另一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师与学生开展深度访谈。社会实践团队实地走访学校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地,发现教学楼布局合理,教室宽敞明亮且采光极佳,同时配备的高清电子白板、先进投影仪等智能教学设备,为多元化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力支撑。师资建设上,昌乐二中凭借优厚条件,吸引了大批名校毕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专业素养过硬,能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主探索能力。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助力教师参与各类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持续保持师资队伍的活力与创新力。在拓展教育机会方面,昌乐二中学生享有丰富资源。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紧密,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科普展览,极大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涵盖艺术、体育、科技等多个领域,专业指导教师悉心指导,助力学生特长发展;学科竞赛、文化交流活动众多,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自信。调研期间,团队成员与各学科教师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交流中,教师们分享了日常教学中的创新举措,讲述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也畅谈了对教育改革的深刻见解。

  社会实践队赴五图街道邓家庄小学进行采访调研。团队成员深入课堂,沉浸式感受乡村孩子的学习氛围与教师的教学风格。队员们发现,学校的教学楼虽经历过修缮,但部分教室空间局促,一旦学生容纳量稍多便显得拥挤。教学设备也较为简陋,多媒体数量有限。师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教师年龄结构失衡,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在接受新教育理念方面稍显迟缓;年轻教师活力满满,却在教学经验上有所欠缺。学科结构并不合理,英语、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稀缺,跨学科教学现象较为普遍,对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课后,校长站在学校整体发展的视角,向团队成员介绍了乡村小学在硬件设施改善、师资队伍稳定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言语间也表达出对乡村教育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

  此次调研,通过对山东省昌乐二中和五图街道邓家庄小学这两所具有城乡代表性学校的深入走访,与两校教师及校长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全力挖掘出了当地城乡教育的真实情况,为后续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发展策略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调研结束后,社会实践团队迅速整合调查问卷数据、访谈记录及教育部门反馈的信息,梳理出昌乐城乡教育在硬件、师资、教育机会等方面的现状与差异并深挖问题根源。基于深入分析,团队成员撰写了详尽的调研报告,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强化政策精准扶持,靶向发力薄弱环节;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补齐硬件短板;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拓展专业发展空间,稳定师资队伍;深度挖掘乡村教育特色,走出差异化发展路径。社会实践团队期望通过这些举措,助力昌乐县城乡教育深度融合、均衡发展,为每一位学生营造公平且优质的教育环境,筑牢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人才根基。

(审核员:刘聪睿)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