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商学院 作者:杨晓鹤 田高菲 发布日期:2025-06-12
为深入了解新时代社区志愿者权益保障与工作模式优化情况,保障志愿者的应有权益,提高志愿服务工作效率,推动志愿服务质量提高,6月12日,聊城大学商学院(质量学院)社会实践队于山东省聊城市于东昌府区开展“筑志愿权益防护盾,创社区服务革新章”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中,社会实践队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调研方式,全方位收集信息。线下,实践团队队员们深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志愿服务站点,对社区志愿者、管理人员及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详细了解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工作内容、遇到的困难及权益保障落实情况。同时,实践队员们还通过发放精心设计的问卷,围绕志愿者培训体系、激励机制、保险福利等方面展开调查。线上,社会实践队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扩大调研覆盖面,增强宣传力度、广泛收集不同群体的意见与建议。在实地走访中,一位从事社区助老服务的志愿者郑硕分享道:“虽然很享受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但有时会面临服务设备不足、缺乏专业技能培训等问题,我们作为志愿者常常力不从心,希望能得到更多支持,如果这些问题得到改善,我们的志愿活动将会更好地开展下去。”此外,实践队还参与到社区反诈宣传、垃圾分类督导等志愿服务活动中,亲身体验志愿者工作流程,深入挖掘现存问题。在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时发现,部分社区存在志愿服务项目规划缺乏系统性、志愿者招募渠道单一等问题。为进一步验证调研结论,实践队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大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建立指标模型,量化分析权益保障与工作模式各要素间的关联性。经调研发现,社区志愿者普遍存在培训资源短缺、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工作模式缺乏创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社会实践队提出建立多元化培训体系、完善志愿者保险与补贴制度、搭建智慧志愿服务平台等优化建议,同时设计出“社区+高校+企业”三方联动的志愿服务协作机制,为不同的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保障志愿者们地工作。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通过调研,社会实践队成员不仅加深了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更在实践中提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此次调研成果也为优化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保障志愿者权益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侯旭涵感慨道:“每一位社区志愿者都是平凡生活中的微光,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体会到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未来我也将继续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到社区公益项目中,为构建更温暖的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核:刘聪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