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汝心如 郝思怡 王宇涵 发布日期:2025-07-11
为实地了解贡砖制作过程,加深对相关技艺的了解,7月10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韵砖承先锋队走进贡砖生产基地,探访传统工艺制作全过程,感受千年技艺魅力。
工场内工人们工作井然有序,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贡砖原料为黄河淤泥形成的“莲花土”,由红白黄土按比例混合而成,制出的砖不皲裂、敲之有声,质量上乘。现场可见,工人手工细致塑形,按所需尺寸“扣”出标准砖坯,颇为考验经验与耐心。砖坯成型后上架晾晒,干燥后进入装窑环节。“装窑讲究技巧,砖的排列直接影响烧制效果。”一位老师傅同队员们强调,窑内有添火口,通过持续添火控温。洇窑是贡砖变色的关键,窑顶浇水后,水汽在高温中蒸发渗透砖体,经化学反应呈青灰色。基地负责人赵庆文提到,响应环保理念,烧砖烟雾用蒸汽吸附净化,实现了零污染。从取土、塑形、晾晒到装窑、烧制、水渗,各工序环环相扣。他表示过去浇水靠人工提桶,如今改用大白桶提升效率,虽在探索机械化生产,但因工艺复杂精细,暂时难以完全实现,仍需继续钻研。
此次探访展现了贡砖工艺的严谨与智慧,更彰显传承者的坚守。每块贡砖都是老祖宗的智慧,他们守着这门手艺,就是不让祖宗的技艺失传,是为了更好地传承。
(审核 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