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燕雪怡 洪文静 发布日期:2025-07-27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科技赋能新丝路,青春筑梦新疆行”边疆筑梦青春实践团赴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南沟村,开展“石榴籽祖国行”全国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们为当地哈萨克族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兼具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科技微课堂,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厚植爱国情怀,拉紧民族情感纽带。
活动伊始,实践队成员们与小朋友们共同开展了一项破冰游戏——“五角一元”,不仅在轻松互动中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更以具象化的形式传递出“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寓意。传承精神火种,感悟大国担当——“两弹一星”精神宣讲
接着,实践队成员们为小朋友们带来“两弹一星”精神宣讲,通过生动讲述郭永怀、王淦昌等科研先辈的感人事迹,带领他们回望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岁月。宣讲中,团队成员们着重强调,“两弹一星”的成功不仅是科技的突破,更是民族精神的凝聚,科研先辈们用信念与智慧诠释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担当,这份精神既是大国重器的“根”与“魂”,更是激励新时代青少年奋勇前行的精神火炬,帮助小朋友们切实体会到科技创新的力量,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科创种子,引导他们以科学精神为准则,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培养钻研能力。
随后,实践队成员们带领小朋友们从“两弹一星”的宏大叙事迈向物理小实验的微观体验,从大国重器的惊天突破到生活里藏着的物理奥秘,实践队成员们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小朋友们打开探索世界的科学之门。在科技微课堂环节,实践队成员们通过两张简单的A4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流体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可知可感;通过开展“分不开的乒乓球”演示实验,直观展现了伯努利原理的神奇,激发了小朋友们的浓厚兴趣。在实践队成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动手实验,在操作中观察现象、思考原理,感受“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索过程。共奏爱国旋律,凝聚民族深情——哈萨克族欢歌传情寄赤诚
最后,当地哈萨克族小朋友们手持民族乐器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悠扬的旋律中,民族乐器的独特韵味与爱国情怀交融,唱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真挚情感,不仅诠释了“石榴籽祖国行”的活动主题,更写照了不同民族的青少年心手相牵、共情共鸣。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小朋友们对科技创新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激励了他们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与科学教育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实践队成员们表示,将持续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精神,以科技服务为纽带,架起高校与民族地区的沟通桥梁,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审核 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