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燕雪怡 张婷婷 发布日期:2025-07-31
为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认同感,激发青年担当,传承红色基因。近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青衿承志实践队前往山东省蒙阴县垛庄镇泉桥村的孟良崮以及临沂市兰山区的沂蒙红色纪念馆,开展“薪火传国魂,奋进新征程”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青衿承志实践队成员张慧勋、郑舒淇、于越聪、李英杰、王成真、朱玮佳、宋腾飞、刘欣睿、韩红运、李哲、卢春栋、赵乐楚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实践队队员从出发地分别前往孟良崮及沂蒙红色纪念馆并召开行前会议,明确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行程安排和注意事项,将摄影、记录、采访等任务分配到个人。接着,大家跟随专业讲解员参观。在孟良崮,通过馆内陈列的历史文物、珍贵图片以及多媒体展示,全面了解1947年5月那场扭转华东战局的孟良崮战役,深刻感受战役的艰难与激烈,聆听战役中军民鱼水情的感人故事。在沂蒙红色纪念馆,实践队队员们知晓了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地区作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核心区域,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在此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政权的光辉历史,也了解到沂蒙人民“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无私奉献精神。随后,实践队队员们对纪念馆工作人员、游客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感受以及对红色文化传承的看法,并认真整理采访记录。此外,团队还重走战役遗址,在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和沂蒙纪念馆前举行缅怀仪式,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鞠躬默哀,表达对先烈的敬仰和追思。活动最后,实践队队员们全面总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回顾行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整理实践成果,包括采访记录、调研资料、照片等。队员们纷纷撰写个人实践总结和团队实践报告,提炼孟良崮精神内涵和沂蒙红色精神的文化精神内涵,并提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建议和措施,以青年视角剖析红色文化传承路径。
此次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孟良崮的战壕、沂蒙纪念馆里的织布机,让书本上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化作具象力量深深烙印心间,为实践队队员们带来了深刻的精神洗礼,增强了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提升了社会责任感。未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青衿承志实践队也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发展,激励更多青年传承爱国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凝聚奋进力量。
(审核 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