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燕雪怡 张婷婷 发布日期:2025-07-31
为激发青少年儿童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同时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激励他们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近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4级2班、9班、10班的志愿者走进星光路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青葵筑梦,暖光伴行”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科学小实验课堂与特色读书会,吸引了众多社区青少年的热情参与。
为让青少年儿童直观感受物理原理、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志愿者们围绕“静电的魔力”“浮沉子的秘密”“吹不开的乒乓球”“牛奶烟花”四大主题,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瓶内浮沉子等生活化材料设计实验,演示静电吸附、浮力压强等原理并引导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科技微课堂小实验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现象,助力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动手能力锻炼。孩子们纷纷表示,科学小实验比他们想象的更要神奇,希望能更多参与这样的活动,继续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
为通过书籍搭建科学与文学的桥梁,拓宽孩子们的知识边界并涵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志愿者精选了《神奇的物理》《海底两万里》和《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引导孩子们思考文中的科学奥秘,带领孩子们解析其中物理原理;活动让青少年儿童在文字中感受到科文交融之美,孩子们纷纷说,看书不仅学到知识,还觉得探索世界很有趣,志愿者们表示,能有机会见证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看到孩子们认真阅读的样子,他们的内心也充满成就感。
为解决青少年暑期作业困惑、传递严谨治学态度,有效化解学业疑问,让孩子们的学习更有方向,志愿者提前梳理难点,按照年级学科分成不同小组,通过“一对一讲解+小组答疑”,带领孩子们针对性攻克暑假作业的错题与知识点难点,引导孩子们自己分析思路而非直接说出答案。孩子们纷纷表示,暑假作业的难题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志愿者们也表示能帮到孩子们,深刻体会到责任与价值。
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提升了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与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更激励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为科学教育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未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让科学教育以更创新、有趣的方式走进青少年群体,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审核 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