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首页» 创新实践» 社会实践

【政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焦虑溯源 赋能青春”主题调研活动

来源: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王若洺 王心雨 王锦悦   发布日期:2025-08-08

  

  为探究审美多元性的历史根源,揭示容貌焦虑的社会文化诱因,8月7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包容祛魅先锋队于山东省海阳市博物馆举办“焦虑溯源,赋能青春”主题调研活动。

  负责人王若洺指出,此次活动通过探索基于本土化资源的、具有实操性的策略与方案,帮助青年群体突破单一审美束缚,从而有效缓解容貌焦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与者们依序观摩明清时期的秧歌服饰、彩塑面具及文献,探寻色彩鲜明的角色面具所体现的“各美其美”的民间智慧。王乐静到达各处办公点,邀请工作人员填写调查问卷,进行简单访谈。在沉浸式体验环节,参与者们佩戴传统彩绘面具参与大秧歌排练,使参与者们将关注点从外貌转向肢体表现力与角色情感表达。基于实地考察、文物分析和问卷数据,团队归纳出海阳大秧歌所体现的关键审美层次,为理解中国传统社会审美多元化的历史实践提供实证依据。王若洺总结指出,研究海阳大秧歌所代表的传统审美体系,能够为反思当代社会过度聚焦静态外观的单一审美倾向提供历史镜鉴。参与者刘春雷表示,此次活动以其新颖形式,在沉浸体验的同时也了解到审美文化对容貌焦虑的影响,对未来相关活动的推进起到助力作用。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有利于同学们深入掌握大秧歌蕴含的多元审美智慧,夯实研究的实证基础,还有利于同学们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实践创新,切实提升创新创业素养。

  (审核 于进)


版权所有©聊城大学 鲁ICP备05001955号-1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