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石宇辰 王心雨 王锦悦 发布日期:2025-08-14
为探究青年群体容貌焦虑的生成机制,挖掘历史审美智慧,8月13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包容祛魅先锋队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登州博物馆举办“镜照古今,容貌祛魅”主题调研活动。
活动负责人石宇辰指出,此次活动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标准,从而为缓解青年容貌焦虑提供本土化应对方案。活动过程中,石宇辰明确调研方向,带领参与者们围绕山东地区5个历史时期审美标准展开探究。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与者们重点观摩馆内佛像、观音像、戚继光雕像以及其他各类人物雕像,从佛像的庄严饱满、观音像的慈柔丰腴到戚继光雕像的英武刚毅中,探寻不同历史时期“气韵为先”和“刚柔并济”的多元审美取向。王若洺前往博物馆各区域,邀请工作人员填写调查问卷并开展简短访谈,收集当代人对历史审美与容貌观念的认知数据。随后,结合文物特征与问卷信息,团队总结归纳山东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核心,为理解传统社会审美多元化提供实证支撑。参与者刘春雷表示,此次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文物,加强自身对历史审美多元性的理解,为后续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让同学们在触摸历史文物中直观感受审美标准的流动性,深刻理解传统审美智慧,而且有利于同学们在古今对话中重塑审美认知,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容貌,将所学转化为缓解焦虑的实践力量。
(审核 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