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王乐静 王心雨 王锦悦 发布日期:2025-08-14
为探究古代容貌观念对现代容貌焦虑的深层影响,缓解当代青年的外貌压力,8月14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包容祛魅先锋队于山东省聊城市老照片博物馆开展“影鉴古今,容貌新解”主题调研活动。
活动负责人安亚楠简述活动流程,强调此次活动通过分析历史影像、对比古今审美差异以及开展互动访谈等途径,为理解容貌焦虑的历史根源提供新视角。安亚楠在开场时指出,老照片是记录社会审美变迁的直观载体,能够揭示容貌观念的时代性特征。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与者们重点观摩馆内的老照片、家庭合影、社会活动照片及各类人物肖像,从照片中的服饰、发型、妆容的变迁中,探寻不同历史时期“自然为美”“内在为先”的多元审美取向,揭示传统审美对内在精神与外在气质的重视。王若洺前往博物馆各个区域,邀请工作人员填写调查问卷,收集当代人对历史审美与容貌观念的认知数据。随后,团队结合文物特征与问卷信息归纳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核心,为理解传统社会审美多元化提供实证支持。参与者刘春雷表示,此次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加强自身对历史审美多元性的理解,为后续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此次活动的举办,不仅让同学们在触摸历史文物过程中直观感受到审美标准的流动性,深刻理解传统审美智慧,而且有利于同学们在古今对话中重塑审美认知,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自身的外貌特质。
(审核 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