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王钧瑶 洪文静 发布日期:2025-07-26
为深入贯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科技赋能新丝路,青春筑梦新疆行”边疆筑梦青春实践团在乌鲁木齐的社会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团队走进新疆自然博物馆与当地奶制品场,在探寻自然奥秘与民俗文化中,深刻感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让“石榴籽”精神在实践中愈发鲜活。
7月25日,实践团前往新疆自然博物馆,馆内丰富的展品系统展现了新疆的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及人与自然共生轨迹。实践团成员们在参观中了解到,从远古地质变迁到现代生态保护,新疆的每寸土地都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如坎儿井等古代水利工程、现代沙漠治理成果,皆是各民族同心协力的见证。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这片土地是各民族共同的家园,自然禀赋与保护成果背后,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实践。
在当地奶制品场,实践团成员们体验了传统奶制品的制作,他们不仅感受到,从哈萨克族奶疙瘩到维吾尔族酸奶粽子,不同民族奶制品技艺既保留特色又相互借鉴,形成多元饮食文化,也体会到了不同民族对食材天然纯净的共同追求。如今,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理念,产品走向全国,成为连接新疆与内地的文化纽带。此外,团队成员了解到,该工厂是由一名大学生创办的奶制品企业,不仅吸纳当地居民就业情况,形成了 "专业赋能 + 本土参与" 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 ,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进行,实践团在自然与民俗的浸润中,对“石榴籽”精神有了更鲜活的体悟。接下来,团队将不断深化对各民族共生共荣的理解,把这份跨越地域的感悟转化为践行民族团结的内在动力,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审核 吴成)